梁峯诚拜师胡维勤:践行“医易同源”传统智慧

2025-08-16
来源:

2025年8月15日,一场融合传统医学与易学智慧的拜师仪式在北京清华大学液晶大楼举行。香港梁峯诚先生正式拜入“红墙御医”胡维勤教授门下,成为其亲传弟子。此次拜师彰显了中华文化“医易同源”的哲学内核。

梁峯诚在国学领域深耕多年,现任香港乾坤国学院院长及华夏五千年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系统研习易经理论十余年,在九宫门传承体系中位列三十六代入室弟子,获赐道号“罗云天鸿” 与法号 “罗云夏驿”(对外简称罗夏驿),奠定了深厚的传统学术根基。2019年,他在首届当代国学全球论坛上凭借对《周易》象数理占体系的创新诠释,入选“当代国学名家全球100强”,同年获干园国学院授予“中华文脉传承人”称号,身为国际易学研究会理事其研究兼具理论深度与现代应用价值。

梁峯诚郑重行拜师礼胡维勤教授亲自为其签发亲传弟子证书,授予刻有师徒名号的牌匾,并将亲笔签名的代表作《胖补气,瘦补血》相赠。此书凝结着他对中医五行理论的实践精髓——书中阐释的气血调和之道,正源于五行对应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的平衡哲学,既是学术传承的信物,更是对“医易共宗五行”理念的生动注解。随后,师徒二人合影,定格下这一传承瞬间。

胡维勤教授1934年生于浙江金华,现居北京海淀区,享有“红墙御医”美誉。作为正师级主任医师,他曾任中央保健专家、中南海保健医生,为朱德、华国锋等多位中央领导担任专职或参与医疗保健,还参与过尼克松等外国元首访华时的保健工作。

在数十年的中医临床与保健实践中,胡维勤始终以五行理论为核心:肝木调达则气机顺畅,心火安宁则神志清明,脾土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肺金宣降则气机出入有序,肾水充盈则五脏得以滋养——这与易学中“五行相生相克维系平衡”的思想完全契合。他提出的“脾胃为本,五脏调和”养生理论,以脾属土为核心,强调土旺则四脏安和,恰如易学中“土为万物之母”的理念,凸显了中医与易学在五行认知上的同源性。

从中医“五脏配五行”到易学“万物归五行”,二者虽应用领域有别,却在木、火、土、金、水的系统中共享对生命与宇宙的根本认知。胡维勤的“气血平衡”要义与易学“阴阳调和” 之道一脉相承,梁峯诚将易学五行运用于实践的探索亦与中医“治未病 整体观殊途同归。此次拜师,正是对“医易同源、五行共宗”传统智慧的当代践行,为两大学问的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特别报道.png